科技成果搭起“扶贫桥”
2018-09-13 10:41:01 作者:夏侯宏颖
字号:   打印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王奇)9月12日早上8点30分,齐盛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市扶贫办系统、驻村“第一书记”、市科技指导人员、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农业龙头企业、滨州市科技扶贫代表等180多人齐聚在这里,等待着科技精准扶贫专题成果对接洽谈会的召开。一些与会者告诉记者,这样的对接洽谈,对淄博的科技扶贫非常重要,很期待了解到新的技术成果。

  与会者的期待很快成为了现实。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的15位专家参加了洽谈会,其中,8位教授进行了现场发布,共发布项目30余项。这些成果涉及设施果蔬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中药材种植、精准水肥一体化、有机废弃物全物质循环利用、现代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等领域科技扶贫技术成果。

  在看到有机废物全物质循环利用的最新技术成果后,一些驻村“第一书记”表示,要好好与专家交流,进一步了解这些技术,帮助农村扶贫。

  本次专题成果对接洽谈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大战略任务。举办此次专题对接洽谈会,旨在搭建我市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省内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资源与我市贫困村镇的重点产业有效结合,加强“校地合作”农业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增强全市科技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记者了解到,我市一直立足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466名“第一书记”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选派240名科技指导人员开展精准结对帮扶工作,实现了全市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推广“院村”合作、“企村”合作、“校村”合作等科技扶贫模式试点15个。建立“造血”式的科技助力脱贫的有效模式。

  截至目前,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50余个,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余个,举办科技培训班80余期,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60余人,培训农民5000余人,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0余项,拉动农业科技创新投资8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夏侯宏颖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 05024485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