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落实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02-23 11:20:09 作者:杨帆
字号:   打印

点击查看原图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王玮  通讯员  朱述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随着各级民政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民政部门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市民政局党组提出了“44”工作思路。“我们将以全新的姿态、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实,以清晰的思路保证高质量落实,以高质量落实推动全市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淄博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月22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子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许子森告诉记者,对照新时代民政部门使命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民政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落实措施。

   坚持“四个导向”。坚持政治导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更加坚定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狠抓思想教育,持续正风肃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局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全面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突出巡视问题整改,着力在补齐自身短板上下功夫,聚力解决“落实不力”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个目标定位、四个着力建设、十个率先突破”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对标省、市全年重点目标任务,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重点导向,始终聚焦最底线的民生保障,切实把稳服务群众的“方向盘”。

   健全“四个体系”。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推行“分级审批、先行救助”模式。加强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科学合理制定城乡低保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2019年,确保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之比稳定控制在1.5:1以内;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90%以上城市社区,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覆盖50%以上农村。推广应用“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每个区县建设1处规模性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各区县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要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统筹推进儿童保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改善儿童福利机构供养条件,健全完善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统筹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稳妥推进村改居工作。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深化“四社联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作。

   提升“四种能力”。持续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在婚姻登记管理、收养登记评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殡葬改革、生态安葬等方面持续用力;持续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信用监管、内部管理等制度,建好管好市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和党建服务中心,引导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双十扶贫行动”,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持续提升基层民政建设能力,着力构建与新时代民政职能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县、镇、村三级民政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服务机构管理能力,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压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服务对象的安全意识和防控能力。

   狠抓“四个落实”。紧紧围绕上级部署抓落实,以务实的姿态谋划建设、推动工作,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高标准按时完成;紧紧围绕群众需要抓落实,扎实推进民政机构改革和“放管服”改革,落实“三定方案”和“一次办好”要求,健全扶贫机制,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抓落实,严格按照局党组确定的“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目标定位,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着力在旗帜鲜明讲政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上作表率,推动全市民政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紧紧围绕推动发展抓落实,准确把握民政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统筹做好福利慈善、婚姻登记、殡葬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民政服务机构安全、政策理论研究、信息宣传、组织人事、机关党建、意识形态、财务管理等工作,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淄博日报社版权所有 转载须取得许可并注明出处)

点击查看原图



  

  

  

  

  

  

  

  


 


        责任编辑:杨帆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 05024485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