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落”上下功夫 “实”上要成效
2019-03-11 10:14:54 作者:夏侯宏颖
字号:   打印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姜乾相)在推进改革落地、精准服务企业工作中,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把审批速度快起来、环节减下来、服务质量好起来,通过建立项目受理和审批全程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
  市生态环境局下放环评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限,做到省内环评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时限最短。该局对行政许可流程进一步梳理,环评审批受理要件由6项削减到必备2项,建立“一窗受理“工作台账,从一窗受理到后台办理再到移交统一发证处全部纳入台账管理,每一个行政许可事项都明确一个专人全流程办理办结,确保企业一次申报完成审批,落实“一次办好”要求。
  按照最大限度下放审批权限和实施环评审批豁免。2018年7月,该局发布了《淄博市市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除省环保厅下放市级审批及法律规定必须由市级环保部门审批及跨区县的建设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均下放至区县审批,全面实现了市级或区县级一次审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属登记表等级的建设项目由企业自行网上备案,不在名录的建设项目一律豁免环评。
  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在调研了省内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做法后,该局对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对每一个审批环节明确节点,把技术评估、报告审核、形成审批意见等中间环节全部纳入正式受理之前的受理公示及审批前的拟审批公示时间内完成,从而将法定的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由60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报告表由30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压减比均达到93%以上。截至目前,在全省16地市中做到了审批时限最短。
  在树立“为人民服务”、“敢于担当”意识的同时,积极探索环保政务服务创新思路,在吸取先进地市制度经验的同时,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和淄博市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坚决打破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传统思维,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大胆创新、主动作为,以思想观念大转变,实现工作境界的大提升。
  该局严格执行“一线工作法”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到企业现场了解企业新动态,落实建设项目新进展,及时解决环保难点问题。淄博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环境底子薄弱、环境改善压力大。因此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治理要求。在对高耗能、重污染建设项目严把“环评审批关”的同时,针对低耗能、轻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差异化的软制度、软环境政策。
  根据受理的建设项目环评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专家费用全部由财政承担,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环保技术服务。2018年,该局共开展上门技术评估83次,支付评估费用近40万元。企业真正享受到了“专家上门免费问诊”,带动了大项目、好项目及早落地,以此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夏侯宏颖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 05024485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