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可孝 汤继文
8月13日,14时33分。
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值班室,相关负责人于鹏连续发布了四条指令:
请马上协调挖掘机和大头车各一部,立即赶往桓台马桥镇;
请马上到厂矿企业协调两台大型水泵;
请联系省里专家赶往马桥镇,观察行洪情况;
乌龙河某闸口有问题,请桓台防指安排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在与“利奇马”的正面交锋中,作为全市防汛的“神经中枢”,这里在24小时高效运转,日以继夜,不休不眠。
“利奇马”是淄博百年一遇的强台风,伴随而至的是大雨倾盆。我市平均降雨量全省最大。8月10日9时至13日14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平均降雨量达356.6毫米,最大降雨点高达548.5毫米。
台风来袭,直面挑战。关键时刻,唯有担当。
在过去的三天三夜里,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于海田坐镇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在会场和现场间往来奔忙;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分赴各区县现场指挥调度,各级各部门勤勉履职,密切联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奋战一线……
淄博,逆“风”拒“马”,众志成城。
8月12日0时30分至2时30分,深夜。
市防汛指挥中心的灯火与窗外暗沉的雨夜形成强烈反差。
汛情逼人!从清早一直忙碌到凌晨的于海田市长来不及歇脚,又把市里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连夜召集起来,召开应对台风“利奇马”党政联席会。
会议结束后,人们甚至来不及回家打个盹,直接又奔向防汛抗洪一线。
就在几小时前,于海田分别到孝妇河博山段、淋漓湖、石马水库、淄河源泉段查看了汛情。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按照分工分赴各区县督导防汛。
时间回放到8月10日。台风来袭。
全省视频会议接二连三。于海田市长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现场收听收看,并根据省会议精神,会商研判“利奇马”动向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全市的防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防台风预案,统筹调度抢险救灾。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当日中午,大面积强降雨覆盖淄博。战斗开始。
8月11日24时,市防指发出指令,全市5座大中型水库调蓄,错峰泄洪。
这是“驯服”洪峰的有力手段,河道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洪水的“调节器”、河道的“保护伞”。
暴雨肆虐,水势汹涌。沂河、小清河、淄河、孝妇河等河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险情。市防汛指挥中心全时值守,适时调度,及时处断。
8月12日,市防汛指挥中心接报:孝妇河经开区袁家村段发生漫溢。大雨之中,道路积水没膝。于海田市长乘着铲车进入险区,与武警、驻军、消防部队及民兵预备役官兵战斗在一起,现场办公,精准研判,堵复堤防。
8月13日下午,喜讯传到市防汛指挥中心:两处漫溢溃口终被封堵,河道安澜。
指令从市防指发出,汛息在市防指汇聚。
迎战台风,众志成城。
截至8月13日14时,全市各级各部门全力参与防污抗洪工作,共出动抢险救灾队伍8.7万人次;各区县转移安置群众5.5万余人,群众在各安置点情绪稳定、生活物资充足,生活需求有保障。
截至8月13日,在市防汛指挥中心认真值守、履职尽责的10余名同志已经连续工作了72小时,其中,梁明、贾希征等同志每天在水利局办公楼上丈量2万余步,每天睡眠时间仅有短短的三、四个小时……
8月13日上午11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举行的媒体情况通报会。
市防指秘书长李执孔在介绍情况时泪洒会场。
这是一种面对灾情的民生忧患,是一种履职尽责的艰难负重,更是一种党政干群戮力同心的深沉感动。
他说:“水情即将过去,灾情还未结束。我们将挺上前,接着干。”
接下来,又将是一个不眠夜 ……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