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孔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理论指引创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对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要求,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瞻远瞩,定位新征程。“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但同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全会提出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体现时代新变化,符合实践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十四五”新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战略思维,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构建,顺应新变化。全会《建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可以概括为“六个新”: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从基本目标的设定上看,发展与经济仍是核心任务,新目标更体现科学决策,更注重质量。这次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没有提及具体增长数字,而是用六个“新”来概括勾勒。淡化GDP增速目标,有助于全社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工作重心转向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更为重要的方面。
聚力发展,实现新目标。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面对今后五年的风险挑战,“十四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从根本上说,顺利实现“十四五”主要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要认真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各个方面狠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贡献力量,努力把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责任编辑:夏侯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