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校论坛
擘画伟大复兴蓝图
2020-11-07 09:42:36 作者:
字号:   打印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李萍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谋划长远,为未来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九方面远景目标,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释放出的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信号。

从党的发展历史看,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曾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但讨论远景目标并非历届五中全会的一道“必答题”,选择在本届全会专门讨论并就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议,是因为二○三五年不仅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两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而且是中国现代化提前15年实现的一个标志性时间。中国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转向开启现代化新征程,要通过两个15年来实现现代化,就需要在制定5年规划的同时,也制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把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放到15年中通盘考虑,15年规划以5年规划为基础提出远景目标。

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年前,党的十九大曾展望了到二○三五年的发展目标,两相对比,更加具体,新风扑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此次的提法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坚实的综合国力,是中国的深厚底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二○三五年发展目标之一是“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此次表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脱贫到共富,主题悄然变迁。

瞻望15年后的中国,在“小康社会”的愿景如期实现之后,“美好生活”的壮美蓝图将徐徐拉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建设将得到全方位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在未来15年内,我国的人均GDP要上升到约相当于最发达国家人均GDP50%左右的位置。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人均寿命、医疗水平等指标也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相应水平,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关键是要练好内功。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好中国所处的发展定位,聚焦老难题和新挑战,着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战胜来自国内外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信心百倍迎接二○三五年美好生活的到来!


        责任编辑:夏侯宏颖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 05024485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