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关键材料高峰论坛暨东岳集团2021产业链合作年会举行
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 争当全省全国氢能产业版图排头兵
东岳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投产
2020-11-19 09:27:47 作者:
字号:   打印

□记者 张晓军 报道

淄博新闻网讯 11月18日,氢能关键材料高峰论坛暨东岳集团2021产业链合作年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氢能专家、学者齐聚淄博,共同探讨研究氢能关键材料发展问题,为淄博高质量发展“氢”心献策、赋“能”加力。市委书记江敦涛,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马晓磊分别致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中信建投资本董事长徐涛,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科技部“十四五”氢能专家组成员、上海亿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萍,中石化联合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出席。东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宏主持。

活动中,与会领导、嘉宾以触屏方式启动东岳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投产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氢能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的技术和生产规模均迈入全球领先行列。孙伟善、张永明、贺萍分别就中国氟硅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东岳氢能核心质子膜材料技术优势、氢能关键材料的发展与展望作了报告。

江敦涛指出,当前,能源行业发展模式和业态正在经历以低碳化、清洁化为方向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大逻辑,指明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淄博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扎实基础和独特优势,我们要聚力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破解环境瓶颈制约的重要举措,也是抢抓产业风口、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应有之义。

江敦涛表示,淄博市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坚持示范引领、分步实施,精准推进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建设,争当全省乃至全国氢能产业版图的排头兵。聚力搭建最前沿的科研平台,打造氢能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高地。聚力构建最友好的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打造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让氢能人才在淄博快乐生活、成就事业。聚力推出最有力的政策供给,加快打造产业友好型城市,为氢能产业发展赋能备力。聚力提供最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氢能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聚力提供最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氢能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聚力打造最优越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店小二”式服务。淄博已经为氢能产业发展铺设了纵横驰骋的“超级跑道”,真诚欢迎各位有志之士成为淄博的城市发展合伙人,热切期待与大家一起拥抱未来、共享机遇,携手抢抓氢能时代新机遇,抢占氢能发展制高点,共同谱写创业兴业的璀璨华章。

马晓磊在东岳集团2021产业链合作年会上指出,东岳集团作为淄博大型企业中的领头羊,综合实力雄厚,管理理念先进,创新成果丰硕,是企业转型发展、创新进步的典范。近年来,淄博市把推动企业跨越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坚持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理念,倾力打造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厚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沃土。淄博市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力支持以东岳集团为龙头的氢能产业发展,支持企业链接优质要素资源,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搭建平台载体,加速加力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

据了解,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被称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芯片”。东岳集团历经十几年科研攻关,突破了这一核心技术,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掌握这一技术的公司之一。东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年产量为50万平方米,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量150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不仅在质子交换膜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而且达到了世界级的生产规模。质子交换膜作为氢能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将为我国氢能产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夏侯宏颖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 05024485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