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晴晴
2月3日,周村古商城景区的大街泥塑故事馆内人潮涌动,来自各地的游客穿梭其中,对馆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软陶泥塑作品赞不绝口。这些软陶泥塑作品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创意元素,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自2024年非遗文创作品龙龖龘全网爆火之后,小虾米软陶工作室推出了蛇蟲蟲作品,同样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在蛇年春节期间,我们在大街泥塑故事馆等全市7家合作店面展示并销售非遗文创产品,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小虾米软陶工作室负责人、软陶泥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枝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10年前,王枝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淄博创业,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软陶行业。从1个人在2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坚守创作,到如今在张店区和平路上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小虾米软陶工作室,拥有一支30多人的专业团队,她一直在不断突破和创新。
“去年上半年小虾米软陶工作室一直在制作龙龖龘,现在不仅淄博本土的企业联系我们定做产品,也有很多其他城市合作伙伴咨询合作事宜。”王枝介绍,公司另一个主营业务“微缩场景”定制也在持续推进。去年西藏自治区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上,团队创作的“西藏题材泥塑微缩场景”大型陶塑作品在山东展区展出,实实在在为山东刷了一波好感。
2024年,王枝和她的文创作品不断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着非遗的魅力。4月份受邀参加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5月份受邀参加在香港举行的2024年港澳山东周活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每一次展示都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业界认可。“2024年,我们与人气作家‘姑苏阿焦’老师合作打造的《今老板的幸福生活》系列作品广受好评。”王枝说。
在创新中传承。据记者了解,前几年,王枝团队就在创新的基础上,推出了代表齐文化和国风文化的《齐风娃娃》《京剧娃娃》系列软陶产品,在国内文化展会上大放异彩。自2019年起,他们开始为各种展览馆创作泥塑展品,秉承将每一件作品做好做精致的原则,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多家设计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非遗传承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一个人创业时要解决生存问题;有了小团队开始接订单时,就要突破技术难题;到了阔步发展的阶段,人才问题又成为关键。如今拥有30人的团队更要面对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王枝介绍,当下他们找到了“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核,并规划了涵盖原创文创、泥塑场景项目等五个板块支撑未来10年的发展。
如今,小虾米软陶工作团队在全新办公空间里安心创作,内部的软陶博物馆、研学基地还为热爱软陶艺术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非遗传承必须不断创新,我们现在拥有一支强大的青年设计团队,将进一步提升创新速度,未来将推出适合年轻人、不同价位、多样款式的产品,利用与网友互动寻找新流量入口。”王枝希望更多年轻的“文化手艺人”能够坚守初心,创作出更多有生命力的文创产品,让淄博的非遗在传承中绽放新的光彩。
编辑:孙鹏
审核:李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