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众所周知,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也集了百家的大成,被誉为“后圣”。荀子通过一系列对自然、社会、人生、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深入观察和缜密剖析,对以往的学术流派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渊源、学术流派及现实政治问题都作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价值评判,建构起了自己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荀子在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献学、逻辑学、军事学等许多专门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理论贡献,对秦汉以后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思想文化及观念形态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早期儒家思想的最后一位大师及先秦时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2007年夏天,我到山东临沂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会议结束后,在当地朋友的陪同下,我去了当时的苍山县,也就是现在的兰陵县,拜谒了荀子墓。回到北京后,我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诉之笔端,写下了一篇小文章《赢得生前身后名——拜谒荀子墓》,发表在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在这篇短文的最后一段,我是这样写的:“在当前的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研究中,对荀子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孔孟,这一方面是由于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之间存在不同之处,更重要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人们往往把孔孟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而把荀子排斥在外,殊不知,没有荀子对孔孟思想内圣化倾向的扭转、没有荀子的隆礼重法、没有荀子把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没有荀子对儒家经典的传授,也许就没有儒家思想的今天。因此,研究儒家思想、中国文化,荀子是重要的一环。”我把这段话原封不动地摘录了下来,这个结论,直到今天,我也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且感觉愈发的强烈。
其实,荀子和我们熟悉的孔子、孟子一样,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们讲先秦儒家,往往是孔孟荀并称,荀子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儒,荀子通过扭转孔孟思想的内圣化倾向、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将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以及对儒家经典的传授,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思想大家,直到今天,我们对他知之甚少。
我在完成了《荀子精注精译精评》《荀子释读》《荀子名言名句赏析》《荀子故事新编》后,从《荀子》32篇中选取一些话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各位朋友讲解荀子思想中所蕴含的大哲理大智慧,让荀子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人都能感受荀子文化的经典魅力。
编辑:王磊
审核:赵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