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伟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人气一路高歌猛进,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3月5日18时25分,《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收获了傲人的票房成绩,更让“哪吒热”持续升温,这股热潮从银幕蔓延至文旅、手工文创等多个领域。淄博借势发力,将哪吒元素巧妙融入文旅产业中,开启“哪吒+”的新探索,为我们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哪吒墙绘“出圈” 小村借势出彩
春节假期,在周村区沈家村,一幅高10米、宽8米的大型哪吒墙绘惊艳亮相,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一夜爆红。社交媒体上,“沈家村在哪”成为热搜词条,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3000人。
这幅哪吒墙绘由“90后”美术老师沈靖宇创作。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沈靖宇巧用电影热度,历时一周完成墙绘。墙绘中的哪吒身披混天绫、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栩栩如生,视觉冲击力强。一面普通的墙壁,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景观。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沈家村村委会迅速行动起来,从基础建设和服务提升入手,修缮道路、增设公厕、组织村民成立志愿服务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村里还计划打造特色墙绘街道,将墙绘艺术与乡村振兴结合,带动经济发展。
在张店区老棉库文创综合体,长20多米、高4米多的哪吒主题墙绘同样引人注目,电影中哪吒的“伙伴们”形态各异地“陪伴”在一旁;在博山区柳杭路水泵厂旧址,一面原本空白的墙壁也被哪吒、敖丙、申公豹等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装点,吸引市民游客前去打卡;在桓台县果里镇西店村,哪吒也跃然“上墙”……“没想到淄博有这么多惊喜,不仅能观赏精美的哪吒主题墙绘,还能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济南游客宋女士为淄博点赞。
文创产品多样 传统工艺焕新
不仅精美的哪吒墙绘备受关注,淄博的哪吒文创产品也借势电影热映大放异彩。“这款哪吒软陶做得太逼真了,表情和神态拿捏得很到位,太棒了!”在小虾米软陶艺术研究院展厅,市民孙先生连连称赞。小虾米软陶艺术研究院负责人王枝告诉记者:“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时,我跟导演饺子在淄博有过一面之缘,饺子还收藏了我亲手制作的第一个哪吒手办。现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再次激起了我们团队的创作热情,已经有十余款造型各异的哪吒系列手办‘诞生’。”
“哪吒手办个头小巧,在颜色调配、骨架搭建、身体平衡及细节勾勒等方面的技术难度很高,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精准的手法。”王枝介绍说,这些软陶哪吒手办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深受游客和动漫爱好者喜爱。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国漫的热爱,支撑着创作者们不断尝试、不断改进。
除了软陶手办,淄博传统灯工琉璃工匠也紧跟热度,创作了精美的哪吒主题琉璃作品。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任波发挥灯工琉璃的优势,通过高温手工塑形,打造出多款晶莹剔透、活灵活现的哪吒琉璃工艺品。琉璃的独特质感为哪吒形象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神秘,使其更加生动鲜活。这些灯工琉璃文创产品,既传承了淄博的传统工艺,又借助哪吒IP实现了创新发展,成为馈赠亲友的热门选择。
颜神古镇景区则推出了哪吒文创手工制作体验活动,游客们用一支笔、一个琉璃盘,可以绘制出独一无二的哪吒形象。参与体验的游客调侃说:“从前神话在心中,如今神话可带走。”
“哪吒+”场景丰富 游玩体验多元
文旅的繁荣,不能仅仅依靠单一元素,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旅游体验。在借势哪吒热度的同时,淄博将文化、建筑、美食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游客在观赏哪吒墙绘之余,可以游览淄博首家5A级旅游景区周村古商城,感受古商城内的迎宾礼表演、票号风云演艺等特色项目;品尝周村烧饼、酥锅等当地美食,体验淄博特色美食文化。“文化+建筑+美食”的模式,让游客在淄博的游玩体验更加丰富。
此外,淄博部分景区还推出了与哪吒相关的主题活动。动漫爱好者们身着精美的哪吒服饰,在景区内展示自己的风采;有的景区制作了哪吒造型的指示牌,导游为游客讲解哪吒的前世今生,让游客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电影带来的流量红利是短暂的,随着热度的逐渐消散,景区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将其与电影元素融合,打造多元化的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淄博师专文旅学院教授王松江表示。
通过哪吒墙绘、文创产品、特色美食以及全方位的文旅体验,淄博将哪吒IP与城市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未来,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淄博还将借助更多的文化IP,创造精彩的文旅体验,让城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编辑:孙鹏
审核:李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