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牌子满墙”到“服务满格”
2025-03-10 08:00:25
字号:   打印

□毕研华

本报3月2日报道,张店区以“引领、凝聚、服务、创新”为笔,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这一主线,绘就一幅服务群众的动人画卷。其中“减牌子”的举措尤为亮眼,展现出基层治理的大格局与大智慧。

长期以来,基层社区里各类牌子琳琅满目,看似种类繁多的服务标识,实际却可能成为基层工作的负担。有很多牌子并未真正转化为对群众实实在在的服务,不仅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用于应付挂牌事务,还让群众在寻求帮助时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张店区敢于向这一现象开刀,2024年以来清理村(社区)悬挂牌子400余块,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必要的改革。“现在墙上各种名目的服务牌少了,但是群众满意度更高了”,张店区世纪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邵涛的这句话,道出了这场改革的成效。

减牌子并非减服务,恰恰相反,这是对服务的提纯与升华。拿掉那些华而不实的牌子,就是为基层干部卸下沉重的“包袱”,让他们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破难题、解烦忧上。基层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人,他们轻装上阵,才能更迅速地响应群众需求,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举措背后,是张店区对基层治理本质的深刻理解。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群众,衡量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群众的满意度。与其在墙上挂满牌子,不如把服务做到群众心上。通过精简牌子,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的精准对焦。

,表面看是物理空间的清理,实则是服务理念的重构,张店区的基层治理改革实践,折射出新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刻内涵。当“面子工程”让位于“里子实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基层治理效能的跃升,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这种“减牌子增服务”的治理智慧,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张店经验。


        编辑:王磊
        审核:于磊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