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医生”耿宁:原创
练就“火眼金睛” 守护万家光明
2025-05-14 08:35:35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赵培珊

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班班长耿宁的书桌上,一本《电网病例》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翻看这本书,足足100多页,收集了13类设备典型缺陷,集合了300多个典型案例,记载着各种故障发生时如何判别、如何检修。而这本书的作者耿宁,就如同一位“电网医生”,每日穿梭在淄博纵横交错的变电站之间,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万家光明。

作为一名“电网医生”,耿宁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种变电设备,然而,这种设备外壳坚硬,发生的问题一般都隐藏在内部,一般人很难识别。如今,耿宁总是能一眼就看出变电设备有没有“隐疾”。如何练就这种“火眼金睛”?耿宁的回答是,靠“行医”30余年的“临床经验”。

1993年,耿宁参加工作,主要承担电网变电设备的检修任务。30余年里,他始终在一线奔波,分析处理电力设备停电试验和带电检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守护着淄博140多个变电站的“生命安全”。

在为变电设备“把脉问诊”时,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一项项数据。耿宁告诉记者,作为电气试验人员,他要每天和各种检测数据打交道。“一条开关的记录有十几个数据,一条变压器的记录有上百个数据,一年的试验记录超2000条,一个小数据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能在电气设备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耿宁办公室的柜子里,放着300多本笔记本,里面包含着上百万条试验数据,这些数据为淄博电网电气故障检测作出了重要贡献。

靠着用心记录和观察,耿宁总是能透过数据看到问题本质,使每一处隐患都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他先后发现了多次变电设备安全隐患,避免了故障发生。他还创新提出了“四位一体”带电检测诊断法和开关柜“耐压局放紫外”联合诊断法,用于发现设备故障隐患。

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他编写的《电网病例》一书成为电网常见问题的“百科全书”,更成为淄博电网系统的“传家宝”。

2024年,耿宁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此前,他还先后获评齐鲁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除了个人荣誉,他还带领所在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对于劳模精神,他的理解就是要养成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打磨细节、追求完美。

为了将劳模精神传递下去,他还创建了“善小”创新工作室,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开展创新技术攻关,培养创新型人才。

从承担起每一项检修任务到记录好每一项试验数据,他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躬身实践诠释着责任与担当。那些写满数据的笔记本,那些凝结着智慧的诊疗方案,最终凝聚成守护淄博电网安全的“钢铁长城”。当淄博的夜空被万家灯火点亮,耿宁的使命是:让温暖与光明从不缺席。


        编辑:孔鼎
        审核:李慧娟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