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指尖上的非遗新生 让“Z世代”爱上传统文化
2025-05-15 08:15:56
字号:   打印

“看,这就是网上超火的‘闺蜜陶俑’,咱们一起摆个同款姿势,拍个闺蜜照吧!”5月12日上午,在位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四楼的软陶艺术展上,来自河北的游客王新颖一进馆便直奔这个展厅打卡,定格下一段属于闺蜜间的青春记忆。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只有吸引人来,才能将文化传承下去。那么,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呢?此次“泥好新生代——小虾米软陶艺术回归展”的举办,便给出了答案:举办市民和游客喜爱的特色展览。

2023年底,在该馆“有龙则灵”软陶艺术展上,“龙龖龘”以萌萌的姿态和吉祥的寓意,叩响了千年陶琉文化的回音,让博物馆摇身一变,成为了“Z世代”的共情空间。鉴于人们对软陶展的喜爱,如今,小虾米团队带着12个系列399件革新之作再次归来,掀起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热潮。

塑无界,心无疆。走进博物馆展览现场,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幻王国。展厅内,柔和的灯光打在一件件精美的软陶作品上,折射出迷人的光泽。从唯美的《只此青绿》舞蹈人俑,到充满二次元和赛博朋克风的《梦幻系列》《国潮系列》作品,再到蕴含传统文化的名画复刻场景、《龙生九子系列》《民族系列》作品,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印象中刻板的非遗工艺品,而是融入了大量符合“Z世代”喜爱元素的创新之作,每一件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

用指尖温度为非遗注入新生。展览现场,软陶作品与“Z世代”的心灵互动也成为展厅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位年轻游客在一件以唐代画家周昉《挥扇仕女图》为灵感、融合现代审美的软陶作品前久久驻足,不禁赞叹道:“太惊艳了!原来传统文化还能以如此立体、生动的方式呈现,让我对这幅画作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软陶作品的认知。”

在《今老板的幸福生活》作品中,姿态各异的“今老板”形象栩栩如生——有的慵懒“躺平”、有的疲惫不堪、有的“吃瓜”围观……幽默诙谐的场景引得众多年轻人会心大笑。而在《民族系列》展台前,一位年轻妈妈正带着孩子仔细观赏,引导孩子探寻不同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之前跟孩子讲我们是满族,孩子一直没什么概念,这次幸运地赶上这个展览,感觉特别有意义。”她笑着说道。

展览的成功,离不开小虾米团队两年来对软陶非遗技艺的积淀和创新。他们秉持文化“两创”,以年轻视角重塑传统,用青春活力激发想象,让《龙生九子》神话具象成一个个软陶作品。同时,团队成员们也遵循“Z世代”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趋势,将游戏、动漫、时尚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软陶创作中,为《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国产动漫助力。同时,他们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材料研发到制作工艺都进行了大胆创新,让软陶作品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更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和审美。

当最后一件展品的光影淡去,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场展览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人们展示了精美的软陶作品,它还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媒体记者耿雪)


        编辑:王磊
        审核:李慧娟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