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银发留影+”模式让文明入心
2025-05-16 08:20:23
字号:   打印

□记者 董晴晴

通讯员 邢远松

4月29日,高青县木李镇彭连五村的老人们陆续收到嵌有“邻里和睦胜远亲”“邻里和睦树新风”等标语的相框,相框里放着前段时间年轻干部为他们拍摄的照片。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收到的最特别、最有意义的礼物。

据了解,木李镇创新的“银发留影+”模式,为乡村老人拍摄笑脸特写、全家福,在定格温暖瞬间的同时,将移风易俗理念巧妙融入摄影之中,探索出一条“以情感人、以景化人”的文明实践新路径。由木李镇年轻干部组成的“光影志愿服务队”构建起“拍摄前走访沟通—拍摄中互动宣讲—拍摄后跟踪服务”的闭环模式。

“拍摄前,志愿者与老人及家属拉家常,了解家庭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精准掌握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知需求;拍摄时,以唠嗑方式开展‘嵌入式’宣讲,结合本地简办红白事的典型实例,解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政策,让文明新风在轻松交流中深入人心。”木李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拍摄结束后,志愿者不仅免费冲洗装裱照片,还特别定制印有“厚养薄葬传美德”“邻里和睦树新风”等标语的相框,在送照片上门时,让文明理念随温情影像走进百姓家中。

活动开展两个月以来,已为全镇100余个家庭拍摄纪实影像,收集群众关于移风易俗的建议30余条,促成简办红白事案例8起。许多老人主动向邻里分享照片,用亲身经历讲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现在办喜事不攀比、不浪费,省下的钱能花在更有用的地方,日子反而更舒坦了!”这种“以老带老、以亲传亲”的传播模式,让文明新风从“文件要求”转化为“群众自觉”。

当镜头对准银发群体,文明新风正悄然扎根。“高青县各街道(镇办)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有温度的服务和浸润式的传播,让移风易俗工作能够真正走进群众心坎,成为百姓认同并践行的生活新风尚。”高青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张剑
        审核:牛干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