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岩
《论语·尧曰》有载: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这番对话,可以看出孔子对从政风格的独特见解,映射了古人为官的价值取向。“尊五美”“屏四恶”,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公仆观念和表率意识,至今仍闪烁着启迪智慧的思想火花。
“五美”当尊,就是遵循、推崇。党员干部理应有更高的境界,积极弘扬。
“惠而不费”,需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利益重如山。党员干部就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内心深处把群众“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做到“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就坚决不要干”,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劳而不怨”,需要“择可劳而劳之”。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每一项改革都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力和感受力,将其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党员干部应带头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心甘情愿地操心受累、吃亏受苦,以干部“爱岗敬业”换来群众“安居乐业”,人民群众就能真心实意地拥护党、无怨无悔地跟党走。
“欲而不贪”,需要“欲仁而不想贪”。人有“七情六欲”,党员干部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必须把欲望关进笼子。宋代程颐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不当权力的奴隶,“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泰而不骄”,需要“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党员干部必须有宽阔的胸襟、豁达的度量,不争功不炫耀,待人接物恬淡、平和、泰然,不可心浮气躁,防止“对上热乎乎、对下冷冰冰”,保持阳光和谐心态。
“威而不猛”,需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道德经》中说:“民不畏威,大威至”。党员干部要“三省吾身”,时刻“照镜子”,审视自己是否“心正、身正、行正”,心底无私,坚持原则,但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傲慢凶悍,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以人格魅力提升公信度。
“四恶”当屏,就是摈弃、抑制。党员干部理应有更纯的本色,坚决革除。
“不教而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树时代新风。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教育教导了,若再犯错误,就可以实施处罚。
“不戒视成”。事先不告诫、不沟通,而要求马上有成效,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要不得。安排部署工作应搞好宣传发动,讲明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给承担具体事项的单位留足时间,为基层松绑减负,促干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只造“盆景”不育“森林”,甚至工作还没干就要出经验,这种形式主义必须杜绝。
“慢令致期”。政令弛缓、怠懈或任意发号施令,却突然限期完成,且紧急而刻不容缓,既不严肃也不合情理,难以获得认同,实属亵渎政令,本质是官僚主义使然。
“出纳之吝”。承诺给人利益,要爽快履约,不可锱铢必较、铿吝狭隘,谨防成为“斗筲之人”。当然,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分分厘厘来之不易,作为公共财产,不是谁的零花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到该花的地方、花在刀刃上。
圣者之论,历久弥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政为官要把修德放在做人做事的首位。
推动转型发展,干字当头、拼字为要。党员干部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秉承为民情怀,坚持廉洁勤政,勇于担当作为,发扬斗争精神,拿出春草破土的拼劲、春竹扎根的钻劲、春风化雨的韧劲,踏着时代节拍,加快追梦步伐,鼓足劲往前冲、抓落实求突破,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的脸上挂满笑容。
这是“尊五美”“屏四恶”带给我们的启示。
编辑:孙鹏
审核:李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