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凡人微光终成星河
2025-05-27 08:18:42
字号:   打印

□毕研华

5月22日,安徽省阜阳市的一场暴雨,冲刷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也映照出人性最温暖的光辉:程女士坠入下水道被救后,选择在积水中坚守数小时警示路人,路人付大哥找来垃圾桶作为警示标志,热心市民接力守护,最终化解险情。这场雨夜的“意外”没有以悲剧收场,反而成为一堂关于善良与责任的公开课。

从受害者到守护者,程女士的选择突破了人性的本能逻辑。当程女士跌入下水道的瞬间,陌生小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是人性善良本能的迸发。坠入下水道时的恐惧、获救后的后怕,足以让程女士匆匆逃离现场,但她却选择了反向而行。“我安全了,别人怎么办?”这份将心比心的善意,让程女士选择留下,守在危险的下水道口旁边,提醒其他路人。“我不敢走,我怕别人掉下去。”程女士带着哭腔的话语,道出的是最质朴的责任感。

程女士的坚守,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善意的涟漪。这场救援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程女士的坚守,更在于爱心的链式反应:付大哥搬来警示标识,市民自发疏导交通,网友拍摄视频扩散提醒,路人主动拨打报警电话,直到救援人员最终排除隐患。这一个个善良的身影,共同编织起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身份,却因为同样的善意汇聚在一起。这让我们看到,善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行为,而是能够引发共鸣、相互传递的温暖力量。

凡人微光,终成星河。我们或许无法杜绝意外,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意外。这场雨夜中的生命守望,不仅温暖了阜阳这座城市,更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人性教育课。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道德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我们不仅要做善意的接受者,更要做善意的发起者和传递者。当善良成为一种习惯,当互助成为一种本能,我们的社会必将充满更多的温暖与美好。


        编辑:孙鹏
        审核:李可孝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