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相国旗
2024年9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宿舍区划入淄博经开区南定镇五公里社区第六网格。不久,网格员就接到居民反映,楼下道路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网格员迅速响应,实地走访后立即对接社区及上级部门。近一周时间,居民便达成共识,同意共同出资修路。当年11月,工程顺利完工。
平整的道路不仅温暖了居民的心,也成为社区快速响应、精准服务的生动写照。“过去遇事找不到门路,现在网格‘管家’就在身边。”谈到如今的社区服务,居民王先生称赞道。
自2022年起,淄博经开区开展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三年提升行动,强化党建引领,科学优化网格架构,通过建强社区物业、业委会(物管会)、社区工作者等“3类”治理主体力量,将多“员”请进网格服务团组,探索开展“5单式”服务法,逐步构建起城市社区“1315+N”工作体系。
一网统管 夯实社区治理底座
近年来,网格治理极大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但从实践来看,网格治理存在各条线网格平行运行、整合度不够、综合效能发挥不充分等情况。
2024年9月,淄博经开区社会工作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优化城市社区网格治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镇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重点是区级及以上部门要求设立网格的,不再单独设立,将工作内容纳入社区网格,实现“多网融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淄博经开区按照“有边界、无缝隙”原则,以社区辖区平面图总划分范围,除住宅楼外,建筑工地、商铺及道路、广场、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及设施全部划入网格。“如果说之前网格划分是点状分布,现在就是块状分布,而且块与块之间无缝衔接。”南部生态产业新城发展中心发展保障服务部主任江大涛介绍。
如此一来,传统网格的“楚河汉界”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边界清晰的治理蓝图。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宿舍区的居民在淄博经开区推进“一网统管”网格综合治理后,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仅如此,“一网统管”也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彻底激活,主动发现、快速响应、高效协同能力大幅提升,进而形成破解难题的强大合力。
以傅家镇鑫盛嘉园社区为例,此前,社区一小区外沿路绿化带垃圾积存问题引发居民多次投诉。“一网统管”后,社区将区综合执法局请进网格,最终商议决定由区综合执法局牵头、社区协同配合,将原有冬青移植,改种草坪,社区作为属地管理单位,开展绿地认养工作,兜底日常维护管理。
“一网统管”让各方主体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很多棘手问题迎刃而解,为社区治理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五单”服务 问题处置全闭环
网格是治理的基础,服务则是最好的治理。
淄博经开区以服务居民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逐网格组建服务团组,并打破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身份限定,统筹一体化管理应用,遴选能力强、有担当的网格长。通过搭建服务平台、盘活治理资源,以下沉到网格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公益岗等)力量为主,楼长单元长、报到党员、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社区包片民警、爱心商户等力量为补充,共同参与网格团组服务,持续扩大辖区服务“朋友圈”。
落脚到各个社区,下沉到网格的工作人员如何形成服务共识?如何提升服务水平?2024年6月,淄博经开区启动实施城市社区领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育骨干”行动,通过开展“书记竞秀”争锋赛绩、善治经开大讲堂、“多元共治”案例发布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骨干队伍整体素质能力。
“康城三期乒乓球爱好者众多,建议增设露天乒乓球台。”近期,傅家镇盛世康城社区的“社区便民通”小程序上收到一条来自康城三期居民的建议。网格员看到信息后,立即与该居民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情况,并将此建议转达至物业公司,三天后,社区的乒乓球台就搭建好了。
盛世康城社区在如何提高物业服务积极性方面颇有妙招。“为及时掌握居民对物业工作、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社区不断调整优化综合治理考核办法。每周由各红色驿站党建指导员、网格长和物业公司客服经理到各小区现场打分,其中,包括各小区的环境卫生、信访投诉、车辆管理等内容。通过每周一打分,每月一排名这些举措,及时掌握居民的意见建议,还能激励物业公司不断优化服务。”盛世康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郭强介绍。
线上线下齐发力,淄博经开区“社区亮单、居民点单、网格派单、全员接单、组织晒单”服务法让社区工作服务具象化,从而建立起“发现问题—综合研判—协商共议—处置问题—反馈总结”问题闭环处置机制。
众议众筹 共建共治解民忧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旧小区都面临设施维修改造等问题。维修改造最核心的是资金,资金从哪来?“众筹”解“众愁”,社区的大事小情由居民自主参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宿舍区众筹修路,体现的正是居民自治共享的理念。
此前,鑫盛嘉园社区有6栋楼楼前供热管道亟待更新维修,且按规定维修资金需居民自行筹措。社区、热力公司与物业多方动员,4个月过去了,仍有很多居民对改造方案和预算心存疑虑,改造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经过反思总结,社区重新调整角色定位,决定由社区居委会牵头,党员和居民代表全程参与,并招募有相关渠道的居民提供施工资源。最终,供暖季到来前,管道维修完成施工。
而在不久之后的车位改造中,社区服务组团中的“热心人”“操心人”领取任务后,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702户仅用12天便实现签字同意率97%以上,成功为小区增添600余个停车位。
“类似事件的处理展现了‘党建+自治’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强大力量。”江大涛表示,如果说“1315+N”是社区工作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那众议众筹就是落实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具体实践。
在五公里社区,为让居民参与众议,社区专门搭建了5处小区议事会平台,并牵头每周轮流召开一次小区议事会。议事会上,社区党总支书记、物业公司负责人、楼长和网格员共同参加,除“面对面”反映问题外,楼长和网格员还对居民微信群内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映。社区党总支对小区会客厅会议收集的问题形成“问题台账”,能现场答复的现场答复,需会后解决的问题原则上3天内处理完毕。对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入社区民生项目台账并跟踪办理。
改哪里,居民出主意;怎么改,居民齐参与;改得好不好,居民来评价。不仅是鑫盛嘉园社区和五公里社区,越来越多的社区通过“议事”环节的精准定位和有效执行,不断深化服务居民的内涵,增强社区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孔鼎
审核:李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