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诚信之花 绽放校园
2025-06-28 08:57:19
字号:   打印

“捡到东西交给老师,前进一步!”“考试不偷看同桌,前进两步!”6月17日,张店区昌国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围坐在一起玩《诚信跳跳棋》互动游戏。二年级的教室里,精彩的情景剧《狼来了》正在上演。表演结束后,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的寓意,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欺骗他人。”

这是该校“诚信之光 伴我成长”互动体验式诚信思政课的生动场景。“学校开展了互动游戏、情景剧表演、辩论赛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诚信从‘被动遵守’转变为‘主动追求’。”教师李琦表示。

在张店区盛湖小学,校长袁延奎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穿越古今话诚信”的校长领航课。从古人的诚信故事,如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讲到当今社会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如果无人监督,我们为什么要诚信?”校长耐心解答,诚信的种子在思维碰撞中悄然萌芽。

从今年3月份起,张店区盛湖小学实行“思政首课负责制”,每天第一节课、每科每周第一节课前5分钟,老师都会结合时事讲诚信。“现在学校构建了‘五阶递进’诚信教育模式,包括宣传启动、主题学习、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和总结升华周。通过校长领航课、诚信驿站、跳蚤市场等活动,推动家校社共育,将诚信表现纳入‘红领巾争章’评价。”该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孙星琬告诉记者。

走进张店区莲池学校,开放式图书角成了诚信教育的“活教材”。课间,同学们有序取书、安静阅读,离开时自觉将书籍归位。课堂上,学校通过诵读诚信经典、开展主题浸润教育、实践“慎独”考场等,在知识的沃土中播下诚信的种子。校长王东华介绍说:“学校在走廊文化、楼层文化、班级文化中都融入了诚信教育的内容,另外还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诚信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内涵,让诚信成为学生的良好品德。”

在淄博实验中学,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诚信教育元素,将诚信教育融入知识传授中。学校还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在齐文化节期间,特邀齐文化研究专家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讲到齐国名相管仲是最早将“诚”与“信”连用,提出诚信是联结天下、凝聚人心的根本纽带的人,引导学生汲取诚信养分。同时,学校发挥法治副校长优势,定期邀请检察院专业人员举办法治教育报告会,解读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让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底线。

如今,在淄博校园,处处彰显着诚信教育的成效。文化长廊里,展示着“诚信好少年”的事迹;“诚信跳蚤市场”上,孩子们自觉遵守交易规则;楼层间,诚信文明标语时刻提醒着师生们践行……6月14日,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李雪梅老师的诚信思政课更是在全省展示中获得好评,她通过“诚信淄博”商户以诚待客、共铸城市信用名片的鲜活故事,让抽象的诚信概念变得直观可感。

“当我们借用了同学的笔,要按时归还;答应老师要认真完成作业,不偷懒,这都是诚信的表现。”张店区盛湖小学学生牟晨舒告诉记者。“和孩子一起做‘诚信手抄报’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学习诚信的过程。”一位家长感慨地说。

诚信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化作师生们自觉的行动准则。各学校以“诚信课堂”为核心,多维度、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从情境浸润到文化熏陶,从学科渗透到实践养成,诚信之花正在淄博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绚丽绽放,为青少年成长筑牢道德根基,为“美德淄博”建设注入活力。

(全媒体记者李红)


        编辑:王磊
        审核:伊茂林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