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钱时代”:原创
年轻人的兴趣变现
2025-07-01 08:42:48
字号:   打印

在传统观念里,理财往往与储蓄、股票、基金挂钩,但如今,年轻人正在用另一种方式诠释“赚钱”——他们将爱好变成小生意,用“认知差”撬动财富。从奥特曼卡牌到“谷子经济”,从Labubu潮玩转手到小众收藏,年轻人在闲暇时间,通过兴趣变现,探索属于自己的“小钱时代”。

6月28日,在淄博鑫马吾悦广场的一家潮玩店里,23岁的小王正仔细整理着手中的奥特曼卡牌。“有的版本现在市场价能卖到800元,如果是稀有闪卡,价格更高。”小王收集了不少卡牌,如今已通过线上线下转手赚了数千元。他坦言,卡牌圈的“行情”波动很大,需要研究稀有度、版本和市场需求,“这和炒股有点像,只不过我们玩的是‘二次元股票’。”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在卡牌交易群、二手平台上,每天都有大量卡牌交易信息。一些限量版卡牌甚至被炒到上万元,成为部分玩家的“理财工具”。

“谷子”指的是动漫、游戏周边,如徽章、立牌、吧唧等。在我市的漫展和二手交易市场,“谷圈”玩家们通过购买、交换、转售周边获利。22岁的璐璐是一名“谷子”爱好者,她经常蹲守日本官网的限定周边,再通过国内平台加价转卖。“比如,一个原价50元的吧唧,如果国内货少,能卖到200元。”她表示,熟悉圈内规则很重要,比如“捆物”“排期”,不是盲目囤货就能赚钱。

近年来,潮玩市场火热,Labubu、盲盒等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淄博的潮玩爱好者小赵透露,他曾在一次抽盒中抽到隐藏款,转手就赚了2000元。“很多人会研究‘摇盒技巧’,甚至有人专门做代抽生意。不过,潮玩市场也存在泡沫。”小赵坦言,有些款刚上市被炒得很高,但热度一过,价格就跌了,所以要及时出手。

采访中,不少年轻人表示,股票、基金等传统理财方式需要专业知识,且风险较大。而“兴趣变现”更贴近他们的生活。25岁的自媒体博主小刘说:“我擅长做手账,在小红书接推广,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比盲目买基金更踏实。老一辈可能不理解一张纸片为什么能卖上千元,但这正是‘认知差’带来的商机。”淄博某卡牌店老板李先生感慨:“现在的小孩比我们懂市场,他们知道什么稀有、什么会涨价。”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这种“新式理财”更像是一种社交方式。21岁的大学生小张说:“我在‘谷圈’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拼团、交换。”

尽管这种赚钱方式越来越流行,但代际认知差异仍然存在。小王的父亲曾疑惑:“整天摆弄卡片,能有什么用?”直到小王用卡牌赚的钱交了学费,家人感到非常吃惊。尽管“兴趣变现”火热,但年轻人也意识到风险。潮玩玩家小赵说:“市场会饱和,而且波动很大。我不会一股脑儿把所有钱都投进去,只是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赚点小钱,大多数钱还是会存起来。”

这些年轻人的故事,正是当下“小钱经济”的缩影。他们用兴趣开拓新赛道,用“认知差”创造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理财。真正的智慧在于,在潮流中保持清醒,在创新中不忘稳健。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在“小钱时代”,理财不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生活态度与自我价值的探索。无论是卡牌、“谷子”,还是潮玩,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财富故事。     (全媒体记者曾艺伟)


        编辑:王磊
        审核:伊茂林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广告刊登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长统计
鲁ICP备05024485号-11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