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群
7月3日,在博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咨询台前,一位企业负责人拿着手机,仔细研究着刚扫码获取的“企业信息变更”服务指南。“以前办理这类业务,光是搞清楚需要哪些材料、走什么流程就得跑好几趟。现在扫一扫这个‘博惠办’服务码,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太方便了!”他的话语中满是欣喜。
如今,这样的便捷场景在博山区随处可见。该区创新推出的“博惠办”服务码,堪称政务服务领域的一大创举,正悄然改变着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
据了解,“博惠办”服务码是指将一件事的集成服务、高频事项、证后服务、网办辅导等诸多内容整合上码,通过简单的“扫一扫”,这些信息便精准推送至企业及群众的指尖,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24年,博山区围绕企业、群众需求,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双码双进”服务。他们梳理了100项高频事项“白话”指南,同步生成政务“红蓝码”,让企业、群众可随时随地获取高频事项的服务指南,以及专属“跑手”联系方式,满足园区企业、群众个性化办事需求,为企业、群众提供不出厂区、不出小区的全天候咨询服务。
“用手机扫一扫企业蓝码,就能获取公司变更服务指南和申请材料相关事项,在去政务大厅办理业务之前掌握业务流程,提前准备申请材料。”贝泽伦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以往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常常因流程繁琐、信息分散而耗费大量精力。如今,通过扫描服务码,能迅速获取产业扶持政策、业务办理指南等信息,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某陶琉企业负责人表示。
“个人码”则紧紧围绕民生需求,整合了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退役退休等主题服务,涵盖人社医保、个体户登记、住房过户等诸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此外,“个人码”还设有“网办辅导”专区,提供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让群众办事不再一头雾水。一位退休老人准备办理医保异地报销业务,在子女的帮助下扫描“个人码”后,轻松找到了详细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清单,让原本复杂的业务变得清晰明了。
在推动“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的进程中,博山区将服务码巧妙布设至各级便民服务中心及社会化合作网点,让企业、群众随时都能获取“博惠办”相关服务信息。同时,为了让服务码更接地气,博山区还对其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通俗化改造,像商事登记类高频事项,直接标注为“办理营业执照类业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理解和使用。对于“博惠办”网办辅导模块,更是添加了分步骤图文解析、视频及音频办事辅导,并支持材料预下载,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
在柳杭社区的便民服务点,一位前来咨询个体户登记的居民说:“以前看到那些专业术语就头疼,现在一看这解释,马上就明白该怎么做了,真得很贴心。”
与此同时,博山区还不断为“博惠办”服务码赋能升级,添加“一件事”集成服务及部分高频事项“一键申报”功能后,企业群众通过手机浏览器扫码,“一键点击”即可直达相关业务线上申报端口。
从双码协同的精准服务,到“15分钟政务服务圈”便捷覆盖,再到服务码的持续升级,博山区的“博惠办”服务码以小见大,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政务服务创新带来的便利。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更温暖了人心,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写下了生动注脚,也为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编辑:孔鼎
审核: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