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子文
7月2日早上8点,气温已慢慢上升,前夜的一场降雨没能驱散炎热,反而让空气变得像发酵的蒸笼般闷热潮湿。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稳粮保供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李国芳早已准备就绪,她将草帽、防晒服和水杯塞进车里——这些是她下乡的“标配”。
“当前,是秋粮作物出苗的关键时期,播种完还不能停,苗出齐了才可以。”李国芳一边说着,一边发动车辆,赶往高青县花沟镇张家村。她和团队已连续20余天深入田间,指导玉米、大豆播种和出苗工作,高温下的“烤”验,她再熟悉不过。
抵达地头时,一股裹挟着潮气的热浪扑面而来,闷得人喘不过气。李国芳带领团队分散到田垄间,鞋底踩在潮湿的泥土上,又黏又滑,她弯腰查看土壤墒情,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前几天的雨水补充了墒情,但有部分地表出现板结层,幼苗钻不出来,得赶紧采用滴灌方式补水。”她向围在身旁的种粮大户讲解,声音因为劳累略显沙哑。
下午1点,太阳愈发毒辣,地表温度直逼40℃,李国芳却顾不上歇息,再次驱车赶往桓台县索镇街道睦和村单产提升引领区的玉米种植地里,种粮大户胡治勇望见李国芳的身影,赶忙迎上去:“这么热的天,你们还来指导,辛苦了。”此时的玉米叶被晒得微微发卷,李国芳蹲在田埂上讲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事宜。
“做农业技术指导是辛苦,可看到丰收时,再苦再累都值了。”从清晨到日落,像她这样的农技人员马不停蹄,一天要辗转好几个村子,为种植户们提供技术指导。高温下,田间地头就是他们的办公场所,他们或是耐心帮助农户调试水肥一体化设备,或是蹲在田埂上查看播种质量,用汗水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高温天气还将持续,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指导农户高质量播种和及时浇水,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李国芳说,稳粮保供技术服务团队将继续坚守岗位,加密田间巡查频次,加强技术指导,全力保障秋粮作物顺利出苗、茁壮成长。
编辑:孔鼎
审核: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