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老旧小区道路焕然一新,群众的微心愿成为现实。7月3日,记者了解到,张店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落实“全周期服务+精细化治理”,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健康守护进家门
7月3日8时左右,83岁耿翠芬老人家的门铃响了,张店区和平街道太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治中医师方霞背着出诊包再次来访。“我最近身体好多了,多亏了方霞大夫!”耿翠芬老人笑着将方霞拉进门。
这是方霞扎根基层的第38个年头,每隔几天,她便上门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查体。医护人员入户走访的背后,是张店区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坚实步伐。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张店区不断升级医疗服务系统,轻点鼠标即可实现全生命周期诊疗数据的追溯。截至目前,数字健康张店平台数据中心硬件部署基本完成,张店区人民医院已全面启动系统上线工作,其他三家公立医院新系统上线也已进入倒计时。与此同时,全区基层医疗能力同步提升。与省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名院名医进张店”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点前排起长队;“心电一张网”工程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区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张店区进一步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并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开展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社会心理服务品牌“心语微家”深入社区……为居民织就细密的生命安全网。
●老旧小区焕新颜
7月3日,记者走进张店区科苑街道瑞丰苑北区,只见新划定的停车位秩序井然,道路平坦整洁,新建的车棚配备了充电桩。“以前下大雨,路上全是积水,出门都得踮着脚走,车也没地方停。”居民张瑞欣说,看着平整的路面和有序停放的车辆,大家感觉舒心多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张店区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95个小区、24条城市支路及背街小巷的改造,新铺设雨水管道79公里、污水管道103公里,惠及4万余户居民。改造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管网雨污分流,还将道路升级为沥青路面,并在适建区域增设了停车位、电动自行车车棚及充电桩,同时推进裸露土地补植绿化、照明系统升级、监控设施完善、通信套管埋设等工程,彻底整治“空中蜘蛛网”。这一“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居民自治”的更新机制,以便民惠民的改造成效让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微心愿里的暖时光
每周二,张店区体育场街道河东社区都会召开“拉呱议事会”。河东社区党委书记黄海杰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居民提出的“加装休闲座椅”等微心愿,迅速被社区纳入改造清单,座椅现已投入使用,老人们在座椅上休憩聊天,神情悠闲。
记者了解到,张店区的多个社区不断升级便民服务。河东社区近期计划推出“巧手能量站”与“邻里团”平台,着眼居民日常所需,帮助解决衣物缝补、小物维修等难题。而在和平街道通济社区,便民小屋里放满了各类维修工具,有专人值守,居民生活更方便。通济社区党委书记密传玲表示,这些看似细微的便民举措,不仅创造了社区就业岗位,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网格员每天巡查时,经常被居民喊住聊聊心事,社区一家人的感觉日渐浓厚。
从一次次入户问诊到建成一处处社区活动中心,从快速建好便民座椅到增设充足的充电桩,张店区把政务服务融入网格,把医疗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紧抓居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守望相助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温情满满。
(全媒体记者孙艳芹 通讯员耿明子 韦梦瑶)
编辑:孔鼎
审核:伊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