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林
二月的淄川,春寒尚未散尽,重点项目建设的热度却急剧攀升。与之相呼应的是,聚焦淄川区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工作的项目建设“五大比拼”工作推进会,于2月24日下午召开。推进会明确今年为项目建设提升年,动员淄川区各级围绕重点项目突出“高、好、快、优、实”,在项目策划、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服务、项目平台、作风转变上下功夫。同时,印发《深化“五大比拼”推进项目提升年实施方案》《项目建设“五大比拼”考核细则》《淄川区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全链条定制式审批服务实施意见》,激励各部门各单位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到拼经济上来,放到项目策划、招引和推进落实上来,为淄川区高质量发展“开门红”和“全年稳”打牢基础。
高站位“谋”项目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淄川区计划实施总投资1200亿元的区级重点项目230个,实施类项目165个,其中,新开工110个、续建55个,力争上半年开工率达到70%以上,9月底前实现全部开工。
全年项目建设的“盘子”已经确立,淄川区要如何高质量完成这一目标呢?
“一个好项目,离不开高标准、高水平的策划。”在项目建设“五大比拼”工作推进会上,淄川区委书记程勤给出了一个“高”字,提出要从高位谋划和提高专业能力上策划项目,跳出项目自身看项目、跳出区域限制看项目,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以对标的心态、补短的决心,策划包装全区项目。
2024年初,淄川区出台了《深化“五大比拼”推进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在镇办层面分组,实施比项目策划、比项目签约、比项目开工、比项目投资、比项目竣工的“五大比拼”,建立起了项目建设的赛马机制。今年,淄川区按照“沿着资源找产值”工作思路,围绕重大战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补齐民生短板、安全能力建设等领域,策划一批触碰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的“无中生有”项目,努力为利长远、增后劲打好基础、留足空间,把项目“盘子”变成实打实的投入和产出。
好方法“链”招引
项目从哪里来?招商引资无疑是源头活水。
2024年,淄川区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8条产业链逐一绘制了产业链图谱,创新招商方式,努力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葡萄串”效应。通过引入华电(淄博市淄川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项目,淄川区链接了特变电工、中车永济、云南禾韵等新能源配套企业。
2月21日,淄川区举行的政银企合作推进会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推介仪式上,华电“光储氢热”项目吸引赣锋锂电、华泰中昊等3个新能源项目签约,“引来一个、带来一群”的招商引资“葡萄串”效应逐渐形成。
今年,淄川区确立了新引进过亿元项目60个、省外到位资金75亿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为此,淄川区围绕8条重点产业链进行建链、补链,强化“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场景招商,用好场景、机会、能力“三张清单”,围绕120家头部企业名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在强调“一把手”带头招商的同时,努力打造一支懂区情、明政策、懂产业、善谈判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优服务“培”沃土
在推进会上,淄川区还印发了《淄川区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全链条定制式审批服务实施意见》,对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实施“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竣工即办证”改革措施。同时提出,突出“快”字抓好项目建设、突出“优”字抓好项目服务、突出“活”字抓好项目平台、突出“实”字抓好作风转变。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比的是速度、拼的是营商环境。淄川区明确项目建设以数据说话、用结果交账,建好用好《重点项目亟需解决问题清单》和《手续办理台账》,在土地供应、融资保障等问题上,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持续提供“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优质服务。同时,加强产业特色分区,推动工业聚集区早日形成规模、产出效益。
以高站位、强链条谋好项目策划,以招大引强带动项目签约,以要素保障和项目推进的快比项目开工与竣工,淄川区项目建设“五大比拼”工作推进会吹响了大干快干的“集结号”,一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比拼、大竞赛的大幕已经拉开。
编辑:孙鹏
审核:李子亭